上海传统无轨电车线路提升工程被削减 子虚乌有的“视觉污染”?

来源:中国汽车报2021-12-08 14:09:20

上海现有的12条传统无轨电车线路在城市景观提升工程中,被削减为6+1条。而据知情人透露,最新方案中,线路又再次“缩水”,或仅保留3+1条(3条传统无轨电车线路+71路中运量线路)。另外,此方案还将无轨电车的电杆和接触线网定性为“视觉污染”,这一论断在国内外引起不少批评声音。若上述方案通过,上海失去的可能不仅是运营107年之久的无轨电车。

子虚乌有的“视觉污染”

加拿大作家高泰若(Taras Grescoe)曾创作了一部叙述上海历史传记的书籍——《项美丽与海上名流》(Shanghai Grand),生动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末上海的城市生活。对于上海无轨电车被看作是“视觉污染”,高泰若有着完全不同的见解。

他在电子邮件中回复记者说:在加拿大,公众和城市管理者对于保留城市中的架空线网没有过多争议。100年前,有人认为街道旁的架空线网存在“视觉干扰”。但最近几十年来,类似的争论早已销声匿迹。至今,温哥华依旧有使用架空线网的无轨电车,它们很受欢迎,已成为温哥华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相反地,他认为北美及亚洲城市中,修建的高耸遮天的高架路才是有碍城市景观的“元凶”。

“NO(没有)”。同样被问及无轨电车的架空线网是否属于“视觉污染”时,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无轨电车委员会主任谢尔盖·克洛科夫(Sergey Korolkov)的回答更加干脆。他进一步解释称,无轨电车的架空线网在欧洲不会被看作是“视觉污染”。相反,许多城市都将架空线网视为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标志,虽然随着智能手机、电子地图的快速普及,公众可更加便捷地找到公共交通车站,但无轨电车的线网依旧是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象征。

公共交通学者王健表示,查遍国际公共交通行业标准和规划,都找不到任何有关无轨电车“视觉污染”的指标,只有少数中国城市以“视觉污染”为由拆除无轨电车。电动化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趋势,而现代无轨电车的优势是,不必在运营中停止即可充电。有趣的是,长江上游城市重庆在拆除城市无轨电车系统后,又在道路中央上空修建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市民十分包容地接受了这些头上的建筑构件,并欣赏列车穿楼的独特景观。

欧洲城市的无轨电车景观

在将无轨电车与城市景观融合改造方面,欧洲一些城市似乎走在了前列。近年来,欧洲多地开启了无轨电车复兴运动,将在线充电技术与传统无轨电车相结合,让这一拥有一百余年历史的交通工具焕发生机。

德国、瑞士、匈牙利等国更是不断在各自城市中拓展无轨电车运营规模。这其中不乏典型案例。如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通过优化历史风貌区景观,并对架空线网与市政用线杆进行融合设计,使83路无轨电车重回多瑙河畔,成为新的城市景观。又如瑞士苏黎世、伯尔尼、日内瓦及洛桑等城市,均有无轨电车在历史风貌区中运营,且对无轨电车的架空线网并不避讳。

不可否认的是,城市景观、历史风貌区的保护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城市管理者与涉及城市规划、设计、运营等诸多部门协同开展工作。如何让已持续运营107年之久的上海电车成为现代化都市的一道新景观,对于城市规划、公共交通机构来说,是一项重要课题。

公共交通与城市景观有机融合,能否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或特色,答案是肯定的。近年来,重庆李子坝轻轨站成为该市的“网红打卡地”。轻轨列车穿楼而过的景观,让曾以“视觉污染”为由取消无轨电车的重庆,又有了全新的公共交通标志性景观。

上海71路的根基在哪里

黄浦江依然静静流淌着,100多年来,浦江两岸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海市道路运输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上海市将打造友好人文公交。一方面,完善无障碍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或改造,增加低地板车辆配置,公交出行服务适老化、适幼化及残疾人均等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全龄友好型公交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将部分无轨电车公交线路与途径历史风貌区等文化信息相结合,传承上海历史文化,打造部分“文化精品线路”,在满足市民公交出行的同时,提升公交线路活力,增强线路“可阅读性”。

上海,这座拥有国际上无轨电车持续运营时间最长的城市,该如何决策?

记者认为,从一定程度上说,无轨电车是上海公共交通,乃至上海市的城市财富。修建融合最新技术的中运量无轨电车系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如今,上海71路中运量无轨电车系统已成为上海公交的高品质服务的“样板线路”,更成为国际上,城市公交领域研究的重要案例。通过技术升级,上海71路将无轨电车与全新技术、理念进行了有机整合。那么,如何决定既有12条常规无轨电车系统的去留,则更加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水平。(吴戈)

推荐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