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发布数据 我国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破纪录
2021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发展势头强劲。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我国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再破纪录,产销分别达35.3万辆和35.7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5倍。此外,9月,欧洲9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19.01万辆,同比增长43%,渗透率达24.2%,创历史新高;美国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99万辆,同比增长46%。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向上的同时,各大外资车企开始加速电动化转型步伐,纷纷剑指“2030”,计划在10年内实现全面电动化转型。
外资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
10月13日,本田汽车一改日系车企在电动化领域慢吞吞的表现,官宣了在中国市场的电气化战略。针对中国市场,本田特别强调,2030年以后,将停止燃油新车在中国市场的投放。本田还正式推出全新纯电品牌e:N,并在全球首发亮相了3款概念车跟2款量产车型。
同为日系车企的日产汽车,也将于2030年代初期实现核心市场(日本、中国、美国和欧洲)新车型100%电动化,2050年整个集团的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
今年6月,马自达也宣布到2025年,将推出13款新能源车型。预计到203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转型,不再推出内燃机车型,并计划未来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达到总销量的四分之一。
欧系车企中,大众集团对电动化转型的态度颇为坚决,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曾多次强调加快向电动化过渡的必要性。在7月发布的“2030 NEW AUTO”战略中,大众指出,到2030年,大众每辆汽车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与2018年相比将减少30%。同时,纯电动车型的份额预计上升至50%。最迟到2050年,大众集团将实现碳中和。
今年2月,捷豹路虎正式发布了“重塑未来”全球战略,预计2025年,捷豹品牌正式成为一个纯电动豪华品牌。在未来10年,捷豹路虎旗下所有车型系列均会提供电动产品。
根据宝马集团的“三步走”战略,2025年开始,宝马的内燃机车型总量将逐步减少,预计2025~2030年间,纯电动车型的销量将以每年超20%的平均增速持续上涨。根据当前的市场预期,2030年,纯电动车型将至少占到宝马总交付量的50%。作为整个集团电动化转型的排头兵,2025年,MINI将推出最后一款燃油车型;到2030年,MINI全系车型将实现纯电动化。
与MINI类似,沃尔沃同样计划于2030年转型为纯电品牌。实际上,沃尔沃已经在电动化方面布局颇多。以中国市场为例,目前沃尔沃在中国市场已经实现全部车系拥有电动化车型的目标,并形成了包含纯电动、插电混动和轻混车型在内的完整电动化产品布局。
梅赛德斯-奔驰也不甘落后,在今年7月官宣了电动化转型规划,将做好2030年前全面电动化的充分准备。具体来看,奔驰将在2022年前针对其所在的所有细分市场推出纯电车型;2025年后,新发布的所有车型架构将均为纯电架构,每款车型均会提供纯电版本。
美系车企福特汽车同样雄心勃勃。今年3月,福特宣布将在2030年之前停止在英国和欧洲销售任何形式的内燃机汽车。
在向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超豪华品牌同样来势凶猛。9月底,劳斯莱斯表示,到2030年,公司将只生产电动汽车,首款车型Spectre纯电动汽车预计于2023年第四季度上市。此前,宾利也宣称将于2025年推出有史以来第一款超豪华纯电动汽车,2026年实现全部车系向插电混动或纯电动车型的转变,2030年,宾利将实现全系产品纯电动化。同样的,保时捷也将2030年作为节点,提出了向电动化转型的2030战略。按照战略规划,到2025年,保时捷电动化产品比例将占总销量的50%;2030年,电动化车型的比例将达80%。
扎堆2030年绝非偶然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曾表示:“一项创新技术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其能否在高度复杂的条件下实现工业化,还取决于正确的时机。”如此看来,2030年便是众多车企眼中的“好时机”。
国泰君安汽车行业分析师石金漫指出,目前为了实现全球碳中和的目标,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政策规划,车企2030年目标多是依据政策要求制定的。今年7月欧盟公布的“Fit For 55”一揽子气候计划指出,到2030年,汽车和货车的排放量较2021年将分别下降55%和50%,实现“零碳运输”。美国也于8月发布一条行政命令,提出在2030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要在所有新销售的乘用车中占一半比例。10月19日,英国政府宣布正式实施“净零策略”,在2030年全面禁售新汽油柴油车。此外,日本政府也提出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停止销售以燃油为动力的新车,全面推进汽车电动化。其中,东京将在2030年前完成此目标。
日前,我国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计划在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赛迪研究院汽车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邵元骏表示,企业纷纷选择2030年前后作为全面电动化的节点,实际上是受制于政府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无论是欧洲的排放政策还是我国的‘双积分’政策,排放标准在一直加严,车企如果再继续销售燃油车,资金投入就要呈指数增长态势,可能销售利润还不够赔偿碳税。”邵元骏如是说。今年1月,大众便因比欧盟现行二氧化碳排放标准高出约0.5克/公里,遭遇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41亿元)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