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众泰股价持续上扬 与江苏深商签重整投资协议
继庞大重整之后,众泰重整再次成为业界焦点。
10月21日,仍然“披星戴帽”的*ST众泰股价持续上扬,收盘价8.98元,站上近3年来的新高。而在近两周的时间内,其喜迎连续3个涨停板,并持续保持上升势头。对此业界公认的原因是,众泰于10月8日发布的一份公告。当日,众泰与江苏深商签署了《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投资协议》,重整投资款为20亿元。由此,年初股价为1.14元的*ST众泰开始一波飙涨行情。
而最为引人瞩目的,还是其幕后接盘者深商系子公司江苏深商。两年前,正是其母公司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商控股”)接盘破产重整了庞大集团,并且使庞大集团在今年初见曙光。而此次江苏深商是否能让众泰也“挽狂澜于既倒”,同时又会给现有业务带来哪些助益,同样备受关注。
接下“烫手山芋”露野心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19年,庞大集团破产重整在即,在汽车流通圈藉藉无名的深商控股出手,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截至10月21日收盘,庞大集团的股价为1.74元,总市值为178亿元。而两年前,庞大集团的股价仅为1.03元。
回首当时的庞大集团,令人百感交集。庞大集团曾是地方改制国企,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也曾是中国第一大汽车经销商。庞大集团鼎盛时曾拥有超过1000余家经销网点,除了传统的乘用车、商用车外,连工程机械也有涉及,强大的经销能力和超前的金融支持让庞大集团拥有了与主机厂博弈的资本。但缺乏规划盲目扩大营业范围,终于使2018年庞大集团爆发财务危机,当年亏损61.55亿元。2019年,在法院裁决庞大集团重整后,庞大集团创始人庞庆华也辞去了行政职务。据企查查显示,虽然经过减持,但庞庆华目前仍持有庞大集团2.48%的股份,排名第五大股东之列。截至目前,接盘方深商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23.545亿股庞大集团的股份,占总股本的23.02%。
“敢于在风险极大的情况下接下危机四伏的庞大集团,需要眼力、胆识和勇气。”华泰证券分析师凌岳斌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深商控股参与庞大集团重整,既需要资金实力,也需要管理能力和战略规划。
当时,深商控股以旗下子公司深商北方名义接盘。2019年,深商控股、国民运力及元维资产组成的联合体为庞大集团重整带来了17亿元的资金“输血”。据知情人透露,接盘之初,原“庞大系”管理人员与“深商系”高管在内部会议上分两边落座,难以接受现实。
深商控股是由79家深圳市重点民营企业共同投资成立的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大型项目投资和高新技术开发生产,以金融业和房地产开发为主。公司法定代表人黄继宏,曾任广东中汽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深圳市智慧交通产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车联网企业领袖俱乐部特邀顾问,同时还是庞大集团董事长。
接盘庞大之后,深商控股在汽车业多元布局的“野心”日益浮出水面。从企查查可以检索到,在黄继宏直接或间接控制的72家企业中,绝大多数为提供汽车租赁与道路客运服务的运输公司,另外还有4家企业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智能网联、车联网等领域。其中包括国民运力、深圳市国民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彼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国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2020年6月,深商控股联合长春汽开区、建行吉林省分行、长发集团共同发起600亿元的红旗产业发展基金。“汽车交通产业是深商控股集团近年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深商集团通过收购、重组、重整汽车零部件及流通运营企业以及与产业链企业深度合作,目标是致力于推动国内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深商控股董事长张思民对此表示。
破产重整树立形象
令人欣慰的是,庞大集团在深商控股的努力下,正在迎来新的起色。
在接盘者的努力下,*ST庞大于2020年1月“摘星”,变更为“ST庞大”。2020年8月,庞大集团实际控制人也由庞庆华变更为黄继宏。2021年5月,庞大集团证券简称由“ST庞大”变更为“庞大集团”,成功实现“脱帽”。
重整后,庞大集团经营状况有了改善。庞大集团2021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庞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6.64亿元,同比增长3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3亿元,同比增长1213.4%。
“经过2020年一整年的磨合与调整,终于重回增长轨道。”庞大集团投资人代表黄继勇认为,这要从四个方面来看庞大集团重整的举措。
一是升级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结构性调整,打破以往的区域制管理,变为更有针对性的品牌管理,通过代理的品牌线条对管理结构进行梳理,新成立7个品牌事业部进行垂直管理;同时,成立一个全公司级别的绩效提升推动小组,绩效小组可以直接对接部分业绩发展有待激励的店面,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探索形成适合自身的店面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