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断裂?每日优鲜上市一年关停“30分钟极速达”业务

  • 发表于: 2022-08-12 11:19:37 来源:中国汽车报

上市短短一年,每日优鲜便走到崩溃边缘,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关停“30分钟极速达”业务,还接连被“解散”、“资金断裂”等传言所扰。尽管官方回应传闻不实,但作为前置仓的“首创者”,每日优鲜此次深陷困局,也再次引发业界对于前置仓模式的热议。

每日优鲜“掉队”

2015年,每日优鲜首创前置仓模式,一度引领行业,这也使其成为资本疯狂追捧的对象。

截至2021年6月,每日优鲜获得11轮共计95亿元的融资。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每日优鲜又通过公开发行股票融资约3亿美元,累计融资额约为114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腾讯投资、中金资本、联想创投、高盛集团、老虎环球基金等国内外知名机构。

得益于此,每日优鲜快速进入扩张阶段,但由于过度依赖“烧钱模式”,使其亏损持续扩大。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每日优鲜的营收从35.47亿元增至61.3亿元,但同期的净亏损分别达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累计亏损达到67.9亿元。2021年,每日优鲜并未完成2019年定下的“扩张十倍,完成千亿营收”的目标,反倒呈现持续亏损的态势,从资本市场融到的资金也几乎被花光殆尽。正因如此,每日优鲜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就已主动缩减前置仓数量。

今年以来,每日优鲜更是负面新闻缠身,例如供应商欠款不断、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函、3天连续关闭9城业务等。而传出关闭极速达业务、公司原地解散等消息之后,每日优鲜股价持续下跌。8月2日,每日优鲜股价跌幅超13%,收报0.1美元/股,与去年上市时13美元的发行价相比,股价已下跌超99%。

“如今,每日优鲜亟需获得资金‘输血’,来解公司的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公司如果不从业务本质上寻求突破,就很难从困境中走出。而关停极速达业务、缩减前置仓数量,很可能是其急于自救的无奈之举。”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物流行业专家孔震说道。

都是前置仓惹的祸?

在业内人士看来,每日优鲜此次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受到前置仓模式的拖累。

所谓前置仓模式,是指在接近社区的地方建立中小型仓储配送中心,专为周边3公里左右的消费者配送商品。为了实现分钟达、小时达的目标,生鲜电商必须不断布局新的前置仓,增加覆盖密度,从而提高履约效率。

毋庸置疑,更高的配送效率是前置仓模式最大的优势,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但作为一种重资产、重投入的模式,前置仓也存在着成本高、毛利率低、客户流量获取与转化困难等问题。较高的履约成本和运营成本,不仅让每日优鲜面临较大危机,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企业也深受其困。根据叮咚买菜披露的财报,2022年一季度公司净亏损额达4.77亿元。而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叮咚买菜累计净亏损高达114.8亿元。在此情况下,叮咚买菜也不得不陆续关仓、撤城。

“客单价上不去、损耗率下不来,毛利率不保障。”盒马鲜生总裁候毅曾一一列举前置仓存在的问题,并直言其是个伪命题。如今,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频遇困局,也让前置仓模式饱受质疑。那么,每日优鲜的“折戟”,是否意味着前置仓模式难以持续?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前置仓并不是拖垮企业的根源。尽管该模式存在成本高、盈利难的问题,但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布局来实现履约的降本增效,还可以在产业链上延伸服务,寻找新的盈利增长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叮咚买菜面临持续亏损的难题,但从其2021年四季度净亏损大幅收窄来看,叮咚买菜的规模效应似乎正在显现。据天风证券测算,在毛利率25%的假设下,客单价达到58元、单仓日单量达到1000单时,前置仓能实现履约层面盈利。换言之,前置仓的发展前景仍有想象空间。

“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的命运差异,更多在于企业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不同。”孔震表示,管理粗放、供应链不足以及急于扩张的心态,使得每日优鲜没有把握好市场红利,从而逐渐掉队。另外,烧钱补贴的模式也难以为继,每日优鲜还是要回归服务本质,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前置仓仍有想象空间

前置仓的发展不过10年,当下正处于快速崛起的发展期,后续等待挖掘的空间非常巨大。特别是疫情封控影响下,公众对于线上买菜、即时零售的需求和依赖度急剧提升,这也使得生鲜电商平台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与关注,前置仓模式更是迎来大爆发。

记者了解到,在上海、北京等地的疫情防控中,采用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能够满足市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充分证明了其在后备保障和物资配发方面的社会价值。

而生鲜市场作为消费频率最高的刚需行业,在我国有着万亿级别的体量。2020年,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已达到5万亿元。根据艾瑞咨询测算,2025年,我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6.8万亿元。

与此同时,前置仓的利好政策也纷至沓来。2021年7月,商务部等12部门印发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中要求,菜市场、前置仓成为需要优先配齐的基本保障类业态。今年,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鼓励生鲜电商、寄递物流企业加大城市冷链前置仓等“最后一公里”设施的建设力度。

对于前置仓的发展前景,业内普遍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为前置仓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凭借独有的优势,未来前置仓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甚至有可能高于店仓到家模式。这也意味着,以前置仓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企业,仍有逆风翻盘的机会。

除了生鲜领域,近年来,为了提升物流时效,不少电商和快递物流企业也纷纷布局前置仓业务。在今年的“6·18”电商大促期间,天猫推出了前置仓服务,尤其针对受到疫情影响的地区,提前完成商品部署,以帮助大促期间商品及时出库;京东持续做好预售前置,全国有数百万量级SKU的商品被前置在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各级仓库,超过200座城市的消费者可实现最快分钟级收货;菜鸟打出了“预售极速达+预售领先达+预报预处理”的前置组合拳,服务升级后,可实现核心城市批量包裹分钟级、小时级、半日级配送。

总体来看,目前的前置仓模式还在优化迭代过程中,供应链、仓配物流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持续打磨,这对公司的战略管理和持续资金投入都是巨大考验。未来,随着消费模式的不断升级,前置仓的潜力不可小觑。(李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