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3月燃油车销量大跌26.8% 乘用车市场全面承压

  • 发表于: 2022-04-19 13:26:03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3月,我国乘用车市场陷入销量下滑的通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统计的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88.1万辆和186.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0.1%和0.6%。与上月相比,产销量均由增转降。其中,传统燃油车、高端乘用车、SUV和MPV等各细分领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产销量同比下降。分析原因,既有疫情影响下供给不足的供给端原因,也有消费乏力等消费端因素。总而言之,我国乘用车市场正全面承压。

燃油车销量下滑明显

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国内传统燃油车销量(不含进出口)仅为159.5万辆,同比大跌26.8%。中汽协认为,燃油车销量大幅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并已超出可控范围。国内疫情近期多发,市场主体运营困难明显增加,经济循环畅通遇阻,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在供给端,芯片短缺的情况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进一步推高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汽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影响,总体形势不及预期;在消费端,消费动能明显不足,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一定幅度下降。而且,这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给今年全年乘用车市场的走势带来不利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两月我国乘用车产销量的增长,与企业端补库存有很大关系。这种补库存在推高前两个月汽车产销量的同时,也让受疫情影响生产的企业在3月的产品供应捉襟见肘。不仅上海、长春等疫情严重的城市4S店完全停摆,北京、南京、重庆等受疫情影响不大的城市,终端市场的销售情况也不理想。“去年底,4S店还有一定的客流量,现在很多4S店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客流了。”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需求减弱自去年底就开始显现,再加上今年疫情全国多点散发,这两大不利因素的影响突出显现在3月的产销数据,尤其是3月传统燃油车的产销数据更能说明这两大因素对市场造成的伤害。”

在传统燃油车销量大幅下降的同时,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仍维持在大幅上涨的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着传统燃油车市场。数据显示,3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46.1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17%。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正常状态下,我国乘用车月销量一般在200万辆左右,如今新能源汽车月销量达到了40多万辆,相当于占据了过去乘用车月销量的20%。此消彼长,传统燃油车的销量必然会有所下降。

中汽协统计的重点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情况显示,1~3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558.6万辆,同比下降0.5%,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5.8%,低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而这些企业的主力销售车型正是传统燃油车。同时,新造车企业1~3月的销量已经达到34.2万辆,同比增长了131.4%;集中度达到5.3%,增长3个百分点。而这些新造车企业都是新能源车企。新能源乘用车正在全面挤占传统燃油车的市场。

消费需求不足带来的系列问题已经得到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就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等提出明确要求。而构建全国统一的汽车消费市场将对提振汽车消费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部署了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提出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逐步增加增量指标;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汽车消费有望在获得政策支持后迎来复苏。

插混车型受追捧 销量大涨

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达到了46.1万辆,同比增长了117%。其中,插混车型的销量增幅达到了142.6%,远高于纯电动乘用车同比增幅111.8%。插混汽车更灵活、便捷的使用特征,正在帮助其快速打开市场。同时,车企也看到了这种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插混车型得以推出。这在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这种车型的整体销量。

以理想汽车为例,作为惟一一家靠一款车型打天下的头部造车新势力,其凭借理想ONE这一款车型实现了月销万辆的销售成绩,远远领先其他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交付约1.10万辆,同比增长125.2%。一季度,理想汽车累计交付约3.17万辆,同比增长152.1%。自交付以来,理想ONE累计交付量已达15.58万辆。另一家主打增程式(纳入插电式混合动力统计)车型的新品牌,赛力斯也在3月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产销快报显示,3月,小康股份新能源汽车售出7451辆,同比提升164.69%。一季度累计同比提升207.43%,售出14200辆。其中,赛力斯3月售出3160辆,一季度累计售出5044辆,同比大幅提升1186.73%。

除造车新势力外,主要传统车企也几乎都推出了插混车型,成为当前插混车型产销量大幅上涨的重要推动因素。比亚迪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比亚迪乘用车销售104338辆,其中,纯电车型销售53664辆,DM插混车型销售50674辆。插混车型占据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半壁江山。而正是依靠插混方面的技术优势和销量的不断提升,比亚迪才勇于提出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生产的战略。在比亚迪主要乘用车型都提供插混车型的同时,各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也以插混作为突破口,由此加快在华电动化转型速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插混车型销量的快速增长。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韩志玉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插混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出色表现,以及政策的推动让它在中国市场获得不错的销量。尽管未来政策可能不再继续向插混倾斜,但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和使用方面的便利性,也会让车企和消费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青睐这种车型,从而推动该细分市场销量的持续提升。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也表示,相较于纯电动车型,插混车型的适应性更强,可以很好地缓解纯电动车充电难、里程焦虑等问题,自然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SUV和MPV产销量均有所下滑

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轿车和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增幅最为突出,分别增长39.4%和34.1%;SUV和MPV产销同比下降,这两大乘用车市增长主力车型产销量的下滑,正是3月乘用车产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以这两类车型为销售主力的车企,市场表现也在3月出现明显下滑,长城汽车的表现尤为明显。

虽然3月长城汽车的销量再次突破10万辆大关,达到100930辆,实现了环比43%的增长,但这无法掩盖其同比下滑8.86%的遗憾。主要销量担当——哈弗品牌的销量下滑是导致长城汽车3月销量同比下滑的重要因素。长城汽车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哈弗品牌的销量为54534辆,同比下降18.83%。虽然坦克品牌在3月实现了8922辆的销量成绩,但这种增长却面临很大隐忧。4月13日,坦克品牌官方App发布通知称,受到上海、江苏、吉林等多地疫情影响,坦克300车型共涉及8家供应商伙伴停工、停运,坦克300车型于4月14日起暂停生产,受此影响,坦克300用户的车辆面临推迟交付。

据中汽协统计,今年前3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共销售153.6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57.6%。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比亚迪和特斯拉销量增速依然显著,上汽大众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下降。

虽然相比轿车和SUV,MPV的市场体量较小,但在3月其销量也出现了同比下降。数据显示,3月MPV销量为7.2万辆,同比下降33.2%。在芯片供应紧张情况下,车企将更多的芯片资源倾斜到轿车和SUV车型上,这就导致MPV产量受影响,从而影响其终端销售市场。据中汽协数据,今年前3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共销售17.3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84.7%。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本田和福建奔驰销量有所下降,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3月,MPV销量排名前两位的五菱宏光和别克GL8的销量都出现了大幅下滑。其中,五菱宏光的销量为13726辆,同比下降46.1%;别克GL8降幅更大,达到了58.3%,销量仅为7839辆,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

不过,虽然自主品牌SUV和MPV产销量均同比下滑,但依靠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抢眼表现,自主品牌当前的市场占有率依然处于令人满意的状态。数据显示,3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90.4万辆,同比增长了21.5%;市场份额达到48.5%,上升了8.8个百分点。前3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了254.7万辆,同比增长了21%;市场份额达到45.9%,上升了4.6个百分点。陈士华表示,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上升,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能力的持续提升。尤其是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快速反应,让中国品牌更好的抓住了当前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获得了较好的市场表现。

国产高端乘用车销量拖后腿

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国内生产的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为27.3万辆,同比下降14.3%,降幅大于乘用车总体降幅。高端乘用车降幅大于乘用车总体降幅,这种情况以往并不多见。尤其近两年,我国乘用车市场正处于消费升级的向上发展区间,主要高端乘用车品牌的销量都处于上升区间,以BBA(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的高端乘用车品牌也在销量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即使在过去两年疫情影响下,中国乘用车总体市场负增长的情况下,主要高端乘用车品牌也始终扮演市场增量极的作用。3月,高端品牌销量主要是受供给端供给不足影响。在轿车和SUV两大领域,高端品牌拳头产品销量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

数据显示,位列3月高档品牌轿车销量前三位的奔驰E级、宝马5系和奥迪A4,销量分别为1.3万辆、1.2万辆和1.1万辆,分别同比下降7.25%、25%和28.6%。位列第5的宝马3系降幅甚至高达51%,仅为8513辆,不足去年3月销量的一半。

位于此轮疫情重灾区吉林长春的一汽-大众奥迪首当其冲,销量下滑在所难免。近日,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杜思曼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奥迪品牌旗下的A1与Q2车型将在产品周期结束后正式停产,同时奥迪也不会继续推出替代车型。此举是为了保持其在高端豪华车市场中的竞争力。此外,由于受到芯片短缺、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奥迪也希望将更多资源集中到利润率更高的高端车型以及电动车上。受长春疫情影响,中国一汽宣布,其位于长春的五大整车工厂从3月13日起计划全部停产。直至4月11日,中国一汽对外宣布全面启动复工。在这期间,一汽-大众奥迪的Q5L、A4L、A6L、Q3等车型正常的生产、销售节奏都受到了影响。其他没有处于疫情重灾区的品牌,在全国联防联控等管控措施影响下,正常的供应链节奏难免受到影响。再加上芯片供应紧张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供给不足必然给国产高端乘用车产品的产销量带来影响。

在高端SUV市场,3月销量前十位的燃油车销量都出现了同比下滑,且降幅都在两位数。排在第2位、第3位和第5位的奔驰GLC、宝马X3和奥迪Q5销量分别为12748辆、11231辆和10703辆,虽然月销量均超万辆,但降幅却分别达到10.5%、16.8%和29.9%。这也充分说明我国汽车消费正在出现萎缩的态势。(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