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顺独木难支,江铃靠卖地和补贴维持盈利

  • 发表于: 2023-03-03 11:32:56 来源:爱卡汽车网

在销量大幅下滑之下,江铃汽车依旧靠各类非主营业务收入维持利润。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2022年的车市也是如此,有的企业销量增长迅猛,一度成为国民好车;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来去匆匆落得个潇洒,但夹在中间的企业只能表面风光,实际上只能战战兢兢的存活,曾经风光无两的江铃汽车正是这种表面风光的的车企。

据财报显示,2022年江铃汽车销量为28.2万辆,同比下滑1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59.37%,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却亏损2.3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虽然有许多车企在2022年都存在亏损的问题,不过江铃汽车表面上看只亏损了2.3亿元,但实际上早已入不敷出,要不是两项特别资金的收入,恐怕江铃汽车就和众泰差不多状况了。

这两笔资金分别是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放的9.43亿的扶持补助,和青云谱工厂土地收储后获得3.94亿收入。如果除去这两笔收入江铃汽车账面上的亏损将扩大4个多亿。

或许有许多人都会有疑问,江铃汽车只少卖了6万辆汽车就能亏损6个多亿,究竟是怎样的经营策略导致了如此大的亏损呢?

细分市场难掩凄凉

一直以来,轻型客车都是江铃汽车销量中的主要贡献者,并且在国内轻型客车领域,江铃汽车长久占据着销量第一的位置。

2022年江铃汽车销售了7.7万辆,占行业销量四分之一,但同比上一年10.15万辆的销量下滑超过25%,不过虽然整个行业都在下滑,但还是有像江淮汽车这样实现了逆境下的正增长。

那为什么江铃没有能力逆市场而行呢?

主要原因还是江铃汽车自己的竞争力不够强。过去江铃汽车靠引进福特全顺(参数|询价)这一经典车型,在中国轻客市场站稳了脚跟,但是随着市场的缩窄,福特全顺(参数|询价)并没有与身后的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反倒被后来者追赶上。

2023年1月的销冠易主到了上汽大通,并且江铃也没有守住第二的位置而是被长安超越,下滑到了当月第三。

虽然福特全顺还是销量最好的轻客,并且江铃汽车为了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还推出了新时代全顺,但是和国产的上汽大通MAXUS V80(参数|询价)、江淮星锐(参数|询价)等竞品比起来优势并不明显,并且在价格上这些车型的优势更大。

其实江铃也在2020年就认识到了自身产品竞争力单一的缺点,特别是在卡车市场萎缩之后江铃开始了内部的结构调整,首先就将改革的大刀斩向了重卡业务,去年8月江铃汽车发布公告,作价7.81亿元向沃尔沃卡车出售了所持江铃重型汽车100%股权,彻底剥离了重卡业务。

作为填补重卡业务的空缺,江铃选择了扩张旗下的乘用车业务,但是作为长期经营商用车的江铃,在乘用车市场上并没有太多名气,为此江铃必需选择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来实现乘用车的复兴计划。

江铃的选择是绑紧福特品牌来推动乘用车业务,业内人士的看法是,“对江铃汽车而言,曾经历乘用车品牌驭胜的失利,但一直想要在乘用车领域有所斩获,与福特联手就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双方的合作也在前年有了进一步的深入,2021年1月26日,江铃汽车、福特汽车按51:49股比出资的江铃福特科技公司(下称“江铃福特”)官宣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其中,江铃汽车出资1.02亿元,福特出资0.98亿元。

按官方说法,江铃福特的成立是福特汽车与江铃汽车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但实际上江铃已经更像是福特的代工厂了。

按照汽车行业分析师的解释,虽然在新合资公司中福特占比低于江铃,但由于福特持有江铃汽车32%股份,已成为江铃福特的“实控人”。

新公司合作的初期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江铃福特领界(参数|询价)的热销给这场合作带来了一个好的开始,但是这种美好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利润,根据江铃的财报显示2021年江铃汽车营业总收352.21亿元,同比增长6.42%;归母利润5.74亿元,同比增加4.26%。扣非后,江铃汽车当期净利润仅0.29亿元,同比下降92.69%。

坏消息也一起找上门,领界之后的新车型领裕(参数|询价)上市之后各种问题不断,首先是被消费者所诟病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加速性能弱,并且有不少人称这台发动机是江铃贴标生产的,其次是很多消费者认为领裕和之前的领界一样都是江铃换标生产,几乎相同的配置换上福特标就贵了几万元。

影响最大的还是江铃福特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被网友们调侃为“五星批发部”,C-NCAP的新车安全性碰撞试验中,领界最终只获得了“三星”的成绩,多种负面消息的叠加下,江铃福特各车型月销量由之前的月销五千降到了不足千辆的水平。

从现实的结果来看,和福特的合作并没有能够将江铃汽车从亏损的边缘拯救回来。虽然2022年江铃汽车SUV的销量是唯一增长的细分市场,但是在这种“好看”的数据下藏不住的是,月销量严重下滑的事实。

力不从心的新能源

江铃汽车在新能源的布局上在国内是很超前,很早就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并且在新能源的初期竞赛中还占有不错的市场份额,2018年江铃新能源产销都超过了4万辆,这些数据都让江铃过于乐观。

江铃开始扩大自己的新能源产能,作为江西省内的龙头企业,江铃先是在南昌经济开发区投资了年产5万辆的厂区,而后又投资100亿建设一个初期年产15万辆的生产基地,而这时江铃的年营收也不过300亿。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新能源,也定然加大了其财务压力。

盲目乐观的江铃很快就见到了市场的残酷性,2019年江铃汽车的产销量就发生了骨折式的下跌,全年产销只有一万多辆,但这只是开始,随后2020年江铃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更是再度下跌,不足千辆。

销量下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对手过于强大,江铃新能源在此时一直是生产A0级的车型,当时江铃汽车旗下的江铃新能源E200、E300已经是市场上的明星车型,E200光是每月销量平均达到3500辆左右。

但随着一群微型汽车市场的企业纷纷技术升级,以及五菱宏光(参数|询价)MINI这样现象级的车型的上市畅销,在A0级新能源市场中江铃很快就失去了份额。

这时想要转型的江铃发现对手的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在紧凑型轿车和SUV的市场中拼杀其自身的产品已经没有优势了,这时巨大的产能反倒成了江铃的负担,按照2021年的数据显示,整个江铃汽车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在13万辆,但是最后只生产了2,402辆,产能利用率仅有1.8%,闲置产能的花费成了江铃日常经营中的重大支出。

不过,江铃汽车表示,所有新能源车均与相应的燃油车共线生产,产能并未出现闲置。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9月9日,江铃汽车宣布,新富山工厂正式全面投产。

特别在产品质量方面,还曾有媒体报道,受技术瓶颈和广泛撒网影响,江铃新能源在售后服务、技术支持、零件供应等方面“有心无力”,明知有问题,但却无法为车主解决问题,显然也将令品牌形象受到巨大冲击。

除此之外,江铃汽车还在2021年牵手雷诺,推出了江铃羿作为雷诺江铃集团的首款车型,同时也是江铃新能源的首款紧凑型轿车,它被雷诺集团和江铃集团寄予厚望。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造车企业的“内卷”开始,各种全系标配的车型层出不穷,雷诺江铃羿面对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毫无还手之力,很快败下阵来。

虽然2022年趁着新能源的东风,江铃也将新能源汽车出口到海外市场,但在国内都难卖出的新能源很难能够凭借产品实力征战海外。虽然江铃官方发布其新能源已出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实际上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在拉美、非洲、东南亚和中东,很难说有太大的市场前景。

回看过去几年,江铃汽车的每一次转型看似都天时地利,但最终却都事与愿违。目前,在销量大幅下滑之下,江铃汽车依旧靠各类非主营业务收入维持利润。而经久不衰的全顺早已独木难支,江铃汽车在“销量-产品-服务”的恶性循环中,一步步沦为了边缘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