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放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 小马智行和百度获许可

  • 发表于: 2022-08-05 11:32:00 来源:中国汽车报

交通指示灯左转绿灯亮起,对向车辆开始起步行驶,Robotaxi的方向盘开始自动转动,带动车辆找到了一个好时机,顺利完成左转行驶。

这似乎是Robotaxi日常行驶任务中的普通动作。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方向盘后空无一人,也就是俗称的“主驾无人”自动驾驶。

近日,在北京正式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小马智行和百度成为首批获许企业,在经开区核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投入30辆主驾无人车辆,开展常态化收费服务。这也就意味着主驾无人Robotaxi进入付费阶段,无人化商业运营迈向新台阶。

日前,记者也来到北京亦庄,对主驾无人Robotaxi进行实地体验。

主驾无人似有人 宛如人类“老司机”

在北京亦庄,随处可见自动驾驶车辆在路上行驶。虽然记者一直在做自动驾驶相关的报道,但乘坐主驾无人的汽车还是人生第一次。

在乘坐Robotaxi之前,首先需要下载叫车App。以小马智行的叫车App为例,其页面设置与普通网约车的设置大体相同,有位置显示,需要选择上车地点与目的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Robotaxi还处于“人找车”阶段,即在车辆设定好的位置上车,还无法做到“招手即停”或者“车找人”。

记者选择了从“亦庄创意生活广场”上车,到“同济南路地铁站B1口”下车。在这段总里程为6.7公里的路段中,一共经历了两次无保护左转,一次行人横穿马路,多次并道以及后方车辆加塞。

对于无保护左转这种业内公认技术难点,小马智行Robotaxi的表现无可挑剔,没有长时间等待对向车流的通过,而是“见缝插针”找准合适时机。此外,在两个行人横穿马路时,小马智行Robotaxi也做到了及时发现并刹停。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乘客可以在后排的屏幕上看到实时路况渲染图以及路程规划。渲染图对旁边的路障、行人、车辆等都能进行精准地识别。记者留意到,在车辆正常行驶中,渲染界面中甚至将路旁较远停车场内的车辆清晰标出。

记者随后又进行了多次不同路段的乘坐体验。虽然在右侧园区突然蹿出一辆车等类似长尾场景难以避免,但车辆自动驾驶系统都给出了及时的反应,并未出现副驾驶的安全员接管的现象。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安全员接管,副驾驶有刹车,可以随时刹停。”小马智行安全员对记者说。

当然,除了安全性以外,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可能还是收费问题。记者首次叫车,页面显示收费51.6元,高于普通网约车,但由于第一次叫车,App给予了免费的优惠。随后几次叫车,也都给了大额优惠券,每次付费金额4~5元。这个价格与普通网约车相比,还是很香的。

据小马智行介绍,本次“主驾无安全员、副驾有安全员”的Robotaxi服务收费标准,将参照小马智行主驾有安全员的收费标准——高峰时段为3元/公里,平常时段为2.6元/公里。在服务前期,小马智行推出了多种优惠活动,以吸引更多市民体验无人化Robotaxi服务。

以技术护航安全 主驾无人受消费者关注

“本次小马智行共投入5辆主驾无人的Robotaxi。无人化载人测试运营允许主驾驶位不再设置安全员,这对于技术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更为针对性和严格的要求。无人化车辆车身会有特殊车贴标识。”小马智行副总裁、北京研发中心负责人张宁对记者表示,“目前不论是驾驶员在不在主驾,我们的自动驾驶版本都是一致的,这意味着我们能够用同样的标准来验证安全性。‘主驾无人’的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背后有140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里程支撑。”

自动驾驶技术专家黄武陵对记者表示,确保安全无事故一直以来都是无人驾驶技术上的第一要求,特别是有乘客的Robotaxi。现阶段无安全员的商业试运营则面临着技术和舆论的风险。好在现阶段运营都是在划定的、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行条件良好的、经过测试运行的示范区内开展。难点在于,如何识别陌生场景的风险,并及时进行风险处理,例如降速停车等。此外,需要保证车辆的远程可操作性,适当的时候远程安全员介入接管,使得车辆可运营、运营效率提升。

对于车内的乘客来说,也需要了解车辆运行状态,必须做好交通应急的操作和处理,提升运行过程中的人车交互体验。

张宁表示,无人化车辆同样搭载小马智行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在城区道路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在无保护左转、多车道通行、临时施工、沙尘、雨雪等多种场景进行无人化测试。另一方面,小马智行无人车从硬件到软件设置多重冗余,并且配备自动驾驶远程辅助平台,无需依赖5G网络,也能做到百毫秒级别的低延时。当车辆遇到特殊路况,车载系统自身首先会完成场景判断,最后通过远程辅助平台的远端安全员根据实时传输回的路况信息给出倒车、绕行、靠边停车等决策建议指令,实现脱困。

从北京亦庄Robotaxi运行情况来看,日常通勤、短途接驳、休闲购物等出行服务已经得到了不少市民的认可。

在亦庄地区生活的卢女士对记者表示,Robotaxi上车体验感受非常不错,“无人车能应对各种复杂的路况,特别像一个“老司机”在开车,有些情况下比我自己开得还好。当然了,目前无人车的费用也比网约车便宜,这也是我打Robotaxi很重要的原因。”

“此前我就曾去试乘过主驾有人的Robotaxi,如今主驾无人Robotaxi试运营,我希望有机会可以上车体验,看看真正的无人车。”“95后”北京小伙梁先生是个科技迷,提起自动驾驶技术可谓是滔滔不绝,对于新事物的安全性,他认为自动驾驶车辆更守规矩,安全性能更有保障。

某自动驾驶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健(化名)对记者表示,人类驾驶车辆时还会有视觉盲区,但是无人车可以通过雷达等传感器去避免视觉盲区。而且与人类相比,无人车的反应速度更快,因此在紧急情况下的车辆反应时间也就更多,相对会更安全。

无人化商业运营迈向新台阶

“与主驾有人的车辆相比,主驾无人Robotaxi进入付费阶段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度在不断提高。此次进入商业化运营,可以更多地去验证社会的接受度,提升民众信心。”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对记者说。

在张宁看来,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政策措施一直在朝着商业化和无人化两个方向发展和突破,而无人化出行商业试点开放,使人们离解放双手双脚的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的商业愿景更近,为技术发展提供自我造血的环境和土壤。“对于小马智行而言,能够进行无人化出行商业化试点,体现了我们在技术研发和示范运营的综合实力,也将极大释放小马智行研发潜力,进一步探索及摸清出行市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和商业模式。”他说。

在黄武陵看来,在条件良好的城市自动驾驶测试区域和确保交通安全的情况下,开展严格的验证、大胆的试验,倒逼技术的快速演进,对行业发展十分有利。无安全员的商业化试点,使得自动驾驶出行公司商业模型变得可成立,有助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实现存活、迭代和能力演进的商业闭环。可以预见,主驾无人Robotaxi的商业试点,将可以推动其他自动驾驶垂直领域的规模落地应用。

中国物联网联盟副秘书长贺思聪对记者坦言,自动驾驶商用化在特定区域放开,虽保证了安全性但也制约了行业普及性,受众人群规模小、业务覆盖面低,需要更长的时间沉淀技术、优化方案和探索商业模式。在短期营造一些人群效应和品牌露出,对相关科技型企业自身具有里程碑意义,但在社会层面效果预期还不够高。(记者 赵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