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时快讯】零跑,陪跑?

  • 发表于: 2022-10-13 18:39:50 来源:爱卡汽车网

零跑汽车这是招谁惹谁了呢?

在市场端,强势插队蔚小理,零跑跻身新势力销量第一集团,却关注者寥寥。

9月29日,零跑港股上市,还被定性为“上市不等于上岸”。


(资料图片)

9月30日,开盘之后,零跑股价继续走低。尾盘跌超18%,报26港元/股,已较IPO发行价跌去45%,市值不足300亿港元。

零跑破发,股价几近腰斩。这反而成了新闻,文案满屏飞,持续关注者甚众。

不由得为零跑心生一丝怜意。

从2015年始建迄今7年,零跑起码一直还在,不比拜腾、奇点、绿驰强?结果被多数人选择性忽视。一旦出现些许闪失,大家又横挑鼻子竖挑眼。

这一路走来,零跑就像在陪跑——聚光灯与它无缘,但还必须做好本职工作。

零跑造车,何至于此?

祸起“全域自研”

在技术端,零跑一直强调自己和特斯拉是全球唯二全域自研新造车实体。

注意,我们常见“全栈自研”的提法,比如小鹏;极少听到“全域自研”的说辞。二者有何区别?

“全栈自研”,是要把底层硬件生产交给第三方做集成的,而车企只需掌控用户体验的软件算法和交互设计。由此可以让车企把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用户可感知的软件层面。

“全域自研”则大包大揽,从底层硬件到软件算法,都由自己独立担纲。

为此,零跑还给出了官方定义,自主研发智能电动汽车核心系统及电子部件中的所有关键软硬件。

我们通过零跑提供的“自研自制的核心系统及电子部件”版图获悉,除了内外饰以及电芯以外,零跑几乎在所有板块都采取了自研方案,甚至包括车灯系统。

好一个“全域自研”,然而它给零跑带来的弊远远大于利。关键是零跑迄今仍陶醉于此。

第一,用户反感。

新势力造车打嘴炮厉害是“有口皆碑”。在这个圈内,用户关于谁谁说什么的信任度一直在走低。

零跑依靠造低端入门级小型车起家,品牌形象并不高大;零跑的走量产品T03续航缩水严重,质量问题频发的现象长期存在。

这个前提下,零跑过分强调全域自研概念,很多时候用户会把它当作笑话听。

零跑的全域自研或许不假,但只在广度上做文章,不在深度上下功夫,在造车这件事上,不是看你做了什么,最终比的还是用户的体验。

第二,为“全域”所累。

既然是全域自研,那么就有必要关注到零跑的研发费用。

以2021年为例,零跑研发开支为7.40亿元。同期对比蔚来为45.92亿元;小鹏为41.14亿元;理想为32.86亿元。

提全域概念的零跑比起不提全域概念的蔚小理,研发费用差得不是一星半点。然而,具体到2021年的研发占营收的比重看,蔚来为12.7%,小鹏为19.6%,理想为12.2%。而零跑,居然高达23.6%。

研发费用的绝对值不高,但投入比却很大。零跑廉价车的低毛利率很难支棱起零跑的研发投入。

这就很尴尬了,零跑的运营掉入了一个不是很良性的循环内。

事实上,零跑所谓的“全域自研”模式短期内很难快速地将研发投入转化为技术优势,当然就更谈不上产品优势,几乎成为业界的共识。

脱胎于大华安防的零跑造车,既缺乏对技术趋势的长远判断,又没有诸如比亚迪那样经历过长期积累的过程,造成零跑“全域自研”这杆大旗外部没有号召力,自己扛着还特别累人。

泯于缺乏市场想象空间

新势力之所以在卖一辆亏一辆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其根本原因在于成长性。

成长性让市场想象空间无限大,特斯拉就是兑现了成长性的最好范例。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零跑时下靠廉价车苦苦支撑而就此否定其成长性。

事实上,零跑证明其具备高成长性的产品来了。

今年9月,零跑C01(参数|询价)上市,价格在19.38万-28.68万元。这也是零跑现阶段,唯一符合其在招股书中言及“聚焦15万-30万元的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定位的车型。

零跑C01最大的产品特点就是配置拉满。除了电池和驱动方式,以及座椅功能等极少差异之外,零跑C01从低配到高配横跨5个版本,最大价差将近10万元,在包括灯光配置、智能硬件、辅助/操控配置在内的多项参数完全一致,而且几乎不留白。

站在用户个体角度而言,或许是好事。当然,这也是零跑C01产品方案设计的初衷。

但是,事情的两面性决定了这样一通操作,除了带来设计感差,堆料感强的负面效应之外。还让零跑C01将成本粗暴地放在了单品配置上,很难再有余力参与主机厂之间的体系化竞争。

新造车时代来临,已经证明了主机厂提高体系化作战能力带来的巨大优势。虽然零跑C01 在产品配置方案上取悦了部分用户,但在包括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服务体验,供应链体系建立,核心技术储备等方面,零跑都弱于头部新势力。

从过去的零跑T03(参数|询价),到现在的零跑C01,零跑的产品一直游离于单兵作战的层面,能走量就继续,不能走量就拿下。

7年零跑,也一直按照游击队的方式在作战,很难取得规模化的胜利。这或许就是零跑资本市场出师未捷,产品市场一直被忽视的主因。

写在最后

零跑现在很难,IPO的成功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何况港股本身还面临流动性差的困境。

现阶段,零跑看起来还能走量。要归功于零跑直营店+经销商合作伙伴的销售模式。

但这一模式多少有些饮鸩止渴的嫌疑。因为从营收构成来看,经销商对营收的贡献远大于直营店。那些大量的下沉到三到五线城市的经销商门店,一直拉低着品牌的上限。

现实正在蚕食着零跑的理想,难道零跑注定只能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