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会成功么?一场贯穿人类百年的宏图大梦

  • 发表于: 2020-06-28 10:39:28 来源:爱思考的奥特曼

在很多科幻小说和电影中,都会有这样的场景:身手矫健的主角们坐在无需手动操作的智能汽车上,一边在公路上极速狂飙,一边和反派斗智斗勇酣畅鏖战。使得看客们肾上腺巨幅增长的同时,也激起了人们的遐想——未来会不会出现自动驾驶技术呢?

时至今日,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无人驾驶汽车再也不是一个空想,而是成功落地,走进了大众的目光中。

无人驾驶,贯穿人类百年的宏图大梦

一项伟大的科技创举,往往来自于幻想。

著名小说家凡尔纳曾预言:在以后,会有一种造型奇特的汽车,这种汽车不需要手动驾驶,就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无独有偶,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另一位闻名遐迩的科幻作者阿西莫夫也有过类似的描述,他还特地为其取了个名字——sally。Sally是一辆有自我意识的汽车,无需人工干涉,就可以载着乘客前往目的地;心情好的时候还能轰隆隆的“唱歌”,生气时会拍打车门,甚至当出现车祸这样的意外时,发出求救信号。

在那个年代,汽车还是个新鲜玩意,许多人连汽车有几个轮子都不清楚。自动驾驶这样大胆的想法看上去有些另类,但不少工程师将他的预言作为了奋斗目标。1925年,一位美国陆军电气工程师就尝试给普通汽车加装无线电天线及驱动方向盘、制动器、加速器的小型马达,进而达成坐在一辆车内用无线电控制另外一辆车的目的。但由于技术所限,最终没能推广普及。

尽管压力很大 ,但无人驾驶汽车的魅力显然更大。193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皇后区的举办了一场名为“Futurama”的展览,他们构想了一个关于未来城市的规划:这个城市拥有自动化的高速公路,人们只要坐在由无线电控制系统管理的汽车里,就能实现解放双手自动驾驶的梦想。

这次展览会对无人驾驶技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电气时代下,一场伟大的商业与技术的有机融合拉开大幕。很快无人驾驶项目引起了美国军方的重视,在他们牵头下,通用和国内如斯坦福,纽约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以及贝尔实验室等研究机构达成合作意向,一起投身于新技术的潮流。

可惜的是,不久后爆发的二战打乱了无人驾驶的研发进程,随后的越战,“冷战”也严重拖累了项目研究的脚步。尽管这些年中也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成果。直到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衍变,无人驾驶迎来了全新的局面。

2009年,在现实版“神盾局”,DARPA(美国国防高级计划研究局)的推动下,谷歌以商业身份正式迈入无人驾驶领域,并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智能感知、应急策略和AI控制等多项基础系统的搭建,大大推进了无人驾驶汽车面试的速度,并为合作伙伴waymo抢下了无人出租的运营资格。

几乎在同时,另一家公司在无人驾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它便是大名鼎鼎的特斯拉。作为特斯拉创始人,以及站在人类最前沿的男人,埃隆·马斯克对于智能汽车的理解相当深刻。Autopilot系统就是为了无人驾驶而生。在特斯拉的宣传中声称,“Autopilot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目前Autopilot还在不断自我学习和更新中,已经成为无人驾驶汽车中极为瞩目的存在。

面对着国外在无人驾驶汽车上的不断突破,国内一些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研发大军。2018年,有媒体曝出阿里达摩院组建了无人驾驶团队,不久后阿里也确认了此消息的真实性。从成立以来,达摩院的遵旨便是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的,立足于基础科学、创新性技术和应用技术。尽管在当时有不少人怀疑达摩院是否有能力参与无人驾驶的研究,但其实早在达摩院成立初期,就已经将其提上了日程,达摩院旗下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更是无人驾驶领域的大咖,他表示无人驾驶并不能单从智能汽车角度入手,并提出了“车路协同”的创新性思维。2018年9月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发布了首款 L4 新能源车,阿里的无人驾驶能够实现“车端 - 路端 - 云端”三位一体的车路协同智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智能驾驶”。

除了阿里,BAT的“老大”,百度也在无人驾驶领域做得风生水起。。相较于阿里,百度的脚步要快得多,早在2013年,百度研究院开始了相关研究。百度的研究方向旨在如何制造“智能汽车的大脑”,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包括了实时定位、环境感知、智能决策与瞬时控制四大模块。百度在自主采集和制作的高精度地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如果说国外自动驾驶是由Waymo引领,那百度Apollo Go则是中国自动驾驶的代表。在去年一整年间,百度在全国各地争取到了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Apoolp Go也从3.0更新到了5.0。其中最为瞩目的是百度与一汽联手打造的红旗牌自动驾驶出租车已经在长沙试运行。

5G+物联网+AI,这是无人驾驶最好的时代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5G+IOT+AI等接踵而至,数字与信息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流。无人驾驶领域也从一开始的“车智能”变为了“人车路”三者的协同智能。如今,智能汽车可以和道路,周遭环境进行信息的同步传递,无人车的路径规划和决策的准确性大幅提高。并且因为5G的部署越来越全面化,通信时延已经缩短至毫秒间,使得车联网的布局也不再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场景并不只局限于载人,在物流行业中亦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以中国为例,我国是一个物流大国,物流成本占GDP总值的14.5%,每年物流费为12万亿,其中公路费用高达76%,占比最大。这其中包括了1400多万辆用于中远途以及城际运输的货运卡车,以及3000多万辆活跃在城市内部的外卖,快递配送车。对于自动驾驶来讲,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市场。一旦改造成功,会大幅降低整个物流行业的成本,提升安全性,真正实现Lot中至关重要的“智慧落地”,对于物流行业来讲,这是一次颠覆性质的转变。

现在的无人驾驶技术还存在一些缺陷

虽然自动驾驶全面实行看上去已经指日可待,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无人驾驶技术仍旧有不少缺陷。

首先,关于自动驾驶安全性的纷争从来没有停过,而2019年12月,接连发生在美国的数起特斯拉追尾事件更是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尽管美国警方未能证明事故是否由Autopilot引起,但质疑之声的矛头依旧对准着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让人产生了一种“又恨又爱”的特殊情感,人们一方面渴望解放双手,又害怕自己的生命安全遭到威胁。根据美国汽车协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71%的美国受访者害怕乘坐自动驾驶汽车,近九成的民众表示担心自动驾驶存在安全问题。只有7%的人表示“非常熟悉”自动驾驶汽车。

另外,无人驾驶对于网络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有不少黑客在论坛上表示,他们对于车联网“很感兴趣”。相信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爱车像《看门狗》游戏里那样,稍不注意就被黑客入侵,开到不知名的犄角旮旯为他人所用。

不论是什么产品,都必须在保证用户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大前提下,最后落实。虽然像特斯拉,Waymo等企业宣称,无人驾驶技术目前面临着解决最后一小部分长尾问题的情况,这些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安全性方面。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不是每个人都对无人驾驶汽车感兴趣,一些在思维和行为上较为保守的人对此持有怀疑态度亦是正常,也就是说自动驾驶必须首先解决的是观念和意识,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人和机器建立信任。但总体来讲,无人驾驶技术是大势所趋,毕竟“路”已经有了,“车”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