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加速驶入转型快车道 打造自动驾驶示范城市

  • 发表于: 2022-11-02 09:34:21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近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第一批18个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方向)。苏州申报的“苏州城市出行服务与物流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项目”成功入围,项目方向为自动驾驶,这也是江苏省惟一入围的项目。

在苏州,智能驾驶早已不是新鲜事,甚至在南天成路的任何一家咖啡厅,都能听到人们在谈论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这种浓厚的氛围背后,是苏州多年来在智能网联建设的稳扎稳打,砥砺前行。而如今,苏州在构建智能网联智慧交通、打造自动驾驶示范城市,已然厚积薄发,加速驶入了转型快车道。

起于微末 扎根赛道打造融合业态

10月24日,苏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等事项。

据悉,《计划》聚焦智能汽车、智能道路和信息交互三个重点领域方向,明确了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加快全产业链布局发展、加大重点企业培育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全力推进示范项目创建六方面主要任务。在这份纲领性文件下,苏州市智能网联发展势必会更为顺利。

但苏州开展智能网联方面的建设工作显然更早。早在2018年初,自动驾驶技术在国内刚有苗头,还未形成完整产业,苏州相城新区就以此为细分赛道切入,逐步打造了整个智能网联产业链。此后四年,苏州始终坚持这条路线,做了不少基础建设工作。先导(苏州)数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王佳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苏州所做的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为首批承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专项重大课题——5G车联网城市级验证的三座城市之一,苏州近年来围绕“三区一走廊”,完善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实现200公里以上智能网联道路建设,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配套布局及相关应用场景落地;第二,苏州围绕核心技术的突破和研发并举,依托一些国家重大专项课题,以落地企业为主体,在重点、难点、痛点上,注重协同发展联合攻关。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个跨学科、多领域交叉的产业,需要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联合探讨,形成良好的、高度协同的生态体系,支撑整个智能网联生态发展。第三,所有的研发产品及商业模式的探索,都要落到应用层。通过路段权限的打开,苏州最大限度赋能智能网联公司,使企业能够在更开放、更多元的环境中验证自己的技术,打磨自己的产品,探索合适的商业模;第四,促进产业融合端,相城区集中了大部分的产业集群,除了智能网联汽车,还有数字人民币、区块链等,属于数字产业集聚高地。这些产业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跨界联系,智能网联汽车载体的特性,可以很好地融合其他前沿产业,打造跨界融合的新产品或新业态。

在示范区建设方面,苏州在省内率先建成工业园区8.8公里、相城区63.4公里、常熟市14.5公里的两条智能网联公共测试道路和一个智能网联车测试基地,实现复杂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满足不同企业多场景测试需求。据介绍,下一步相城区计划将开放全域范围作为自动驾驶测试运营道路,而苏州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隧道封闭测试道路也于近日正式开通,以推动车路协同基础设施的商业化模式验证。

聚焦车路云 企业协同助力生态智能化

《计划》还提出,到2025年,全市智能车联网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集聚产业相关企业超1000家,引育业务规模超100亿元企业1至2家,打造1至2个国家级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中心,构建覆盖产业链各个环节以及各类应用场景的测试验证体系等目标。

目前,苏州产业链上集聚大约300家企业,相城区约100家,主要涉及车端、路端、云端三大方向,覆盖软件算法、环境感知、仿真测试、基础设施、出行服务、通信网络等30余个细分领域,集聚了Momenta、智加科技等一批车联网龙头企业,促成了曹操出行、华为、滴滴出行等一批头部企业落户。

“苏州近年来引进了许多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包括终端智能驾驶、路侧感知设备、智能交通系统、配套测试装备以及仿真软件等各类业务,整体发展态势不错,企业的估值和融资表现良好,深受资本市场欢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助理戴一凡对记者介绍。

苏州在打造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和灵活的云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尤其是车路云网图‘五位一体’的提出,为苏州智能网联协同探索提供了更多方向。王佳利举例,如“轻车·熟路”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系统的诞生,让车辆可以“轻装上阵”,完全依靠路端感知,实现自动驾驶,充分体现了苏州企业在协同构建智能网联生态方面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运营车辆方面,苏州各场景自动驾驶车辆约600辆,以Robotaxi和Robobus为主,还包括环卫、低速物流、干线物流、物流安防车以及特种作业车辆等无人驾驶车辆,覆盖密度在全国名列前茅。

2019年,苏州开放智能网联测试区道路,加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落地;2020年10月,相城区发布了全省首个自动驾驶出租车产品MomentaGO;2020年10月底,由中国移动和轻舟智航联合部署的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5G无人公交线路在苏州高铁新城开始运营,市民可以预约乘坐,迄今为止已经常态化运行两年。

轻舟智航产业生态&市场公关部副总裁霍静表示,截至目前,以苏州北站为中心,轻舟智航已投放数十辆小巴,开设超过10条线路、30个站点,线路总长超过30公里,串联起苏州高铁新城的核心交通枢纽、商业办公区、购物中心、居民小区等地,后续运营范围将逐步扩大。

交通部最新公布的《通知》显示,下一阶段,在试点期间(2022年8月~2023年12月),苏州还将在苏州市高铁新城、金鸡湖景区、太湖生态岛等区域开展自动驾驶城市出行服务、无人清扫、无人售卖等试点应用,让各色智能车联网应用,“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苏州人的日常生活。

领异标新 打造核心零部件产业链

地处于长三角的中心位置,苏州汇聚人才、项目、资金资源十分便利,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都为苏州打造智能网联产业集群提供了有益助力。

汽车行业资深专家邵元骏指出,苏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完整度较高,在传感器、自动驾驶算法、5G通信、电子信息等行业具备优势,拥有产业多维度布局潜力。在新基建大规模部署的机遇下,结合新基建车联网项目建设,苏州具备较强的后发优势。

“不同于其他城市要集中主机厂,做大整车生产规模,我认为苏州未来发展中心会更多偏向于智能汽车的增量零部件、核心算法以及一些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打造独特的产业体系和生态。”王佳利表示。

通过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将传统汽车配件转型为智能汽车配件,将成为苏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但王佳利也坦言,苏州正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难题,虽然被称为“最强地级市”,但苏州受制于城市级别,无法像北上广深这些城市,拥有独立的立法权限,因此在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定上,进展略显缓慢。

戴一凡也表示,苏州在发展过程中确实正面临多方压力,一方面是来自其他城市争抢资源的压力;另一方面苏州自身仍需加快相关立法和路权开放工作,这样才更有利于自动驾驶车辆“跑起来”,各类场景“用起来”。

尽管进展略显迟缓,但好消息是,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智能网联产业建设。据相关人士透露,苏州已经加快相关立法工作进展,为打造自动驾驶示范城市悉心毕力,积极突破、尝试引领,尽快缩小短板带来的效益差距。

苏州市未来需要立足产业带动提升,着力攻关技术瓶颈,加快“三区一走廊”5G车路协同测试区和示范应用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在邵元骏看来,苏州可以针对一线城市孵化的先进技术,通过土地等生产要素吸引企业落地生产,鼓励支持整车及零部件、ICT、自动驾驶算法等领域龙头企业加强协同合作,构建开放、高效、富有活力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

苏州作为整个江苏省经济的压舱石,实现产业转型义不容辞。王佳利对苏州未来的智能网联建设信心满满。苏州将持续开展自动驾驶示范、构建智能网联交通工作。横向上,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核心赛道布局,丰富整个产业生态体系;纵向上,通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培育,带动苏州传统汽车零部件的转型和升级。苏州作为整个江苏省的先行示范区,担负着责任和义务,必须要加快完善产业布局,为其他城市的智能转型提供可靠范本。(记者 张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