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氛围灯多用于汽车内部环境照明,常见于仪表台、中控、门板、杯架等位置。近年来,氛围灯也开始广泛应用于汽车标识、格栅等位置,共同组成发光车标。随着汽车“新四化”进程不断提速,氛围灯在汽车设计,尤其是电动汽车的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得益于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氛围灯不仅仅局限于装饰作用,提供的功能也是越来越多,在人机交互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国际市场调研机构——未来市场洞察(FMI)公司估计,2022年全球汽车氛围灯市场将同比增长4.1%,市场规模达到约3066亿美元(目前1美元约合6.69元人民币)。预计2022~2030年期间,这一细分市场的平均增长率将达到5.4%。
迎合个性化、定制化趋势
近年来,作为车内营造氛围、提升档次的氛围灯,早已不是BBA(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汽车品牌的专属,而是正快速普及到平价车型上。2005年,氛围灯作为一个概念性产品开始应用于商务车和礼宾车等车辆。2008~2013年,LED照明产业迅速发展,氛围灯开始应用于大客车的行李架灯带、座椅扶手、车门拉手等位置。此后,氛围灯在轻型车前装市场逐渐普及,最开始多用于高端品牌。2013年底,奔驰发布了含七色环境氛围灯的全新一代奔驰S级车型,并正式导入中国市场,也带动中国自主品牌在氛围灯细分市场发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平价车型都开始配装氛围灯。氛围灯能赋予汽车“高大上”的感觉,给驾乘者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受。随着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逐渐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氛围灯在汽车上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氛围灯在汽车内外部空间设计、车内舒适感和格调营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FMI公司预测,随着汽车销量增加以及人们对高质量汽车内饰需求的增长,再加上技术不断发展,中国将成为全球汽车氛围灯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22~2030年中国该细分市场的平均增长率将达到6.9%。
当前,汽车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愈发明显,汽车消费正进入个性化、定制化时代。而氛围灯正是改变汽车风格和氛围最实惠,也是最迅速的方式之一,仅仅用光源这一元素就能营造出或科技或浪漫或温馨的车内氛围,何乐而不为呢?尤其是“Z世代”消费主体异军突起,他们对于新车个性化诉求的表达非常强烈。随着同级别汽车产品在内饰质感和车机系统体验上日渐趋同,驾驶场景的氛围营造成为提升驾乘体验的一大利器,独特的氛围灯不仅能为汽车品牌带来更多的个性与差异,而且也能让汽车在夜间更具辨识性。
正是由于个性化、定制化趋势大行其道,近年来汽车安装的氛围灯数量大幅增加。与整体汽车照明系统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一致,氛围灯一般也采用LED光源技术,因为LED车灯的发光效率更高、能耗低,使用寿命也远超卤素灯和氙气灯。与此同时,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半导体成为推动汽车照明创新趋势的关键元件。在智能控制系统下,LED氛围灯可轻松实现不同色温、不同亮度、不同发光部件的集成控制,让人们对灯光的多重场景需求成为现实,真正实现“智慧随行、情景随心”。
发光车标渐成新能源车标配
在汽车业向电动时代过渡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迎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宝马、丰田、大众、日产等诸多品牌纷纷换标,将原本立体的品牌更换成扁平化设计的全新品牌标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扁平化设计标识在数字化媒体中更显眼,也更具辨识度。而且,很多品牌都将氛围灯安装在汽车品牌标识周围,不仅显得科技感十足,也更符合电动汽车的调性。
例如,大众2019年换标就被外界视作为迎接纯电动车系到来而采取的举动。新标识采用扁平化设计,外观更加清爽。而出自全新纯电动MEB平台的大众ID.系列纯电动车型,就采用了全新“光语律动”设计语言,横向格栅灯向两侧延展,搭配可发光标识一起打造出科幻感十足的贯穿式镀光前脸。而且,该系列车型前后车标灯组都采用了贯穿式设计,点亮后效果非常出众。
与大众一样,日产也在2020年年中更换全新品牌标识,这也是日产时隔20年来首次换标。新标识同样采用了扁平化的二维设计,在日产的新款电动车型上采用由20个LED灯组成的独特照明标识,通过醒目的视觉效果来表现日产正在向电动化未来前行。
日产汽车公司全球设计高级副总裁阿尔拜萨表示,日产汽车的设计团队沿着“热情,创新,挑战”的设计方向,对全新品牌标识的设计做过多次提案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团队需要考虑多种变量,比如早期大家一致认同要让全新的品牌标识在新款电动车型上点亮,这就为设计增加了难度,既需要遵守政策法规中对汽车照明的规定,还要考虑标识轮廓的打磨厚度;既要确保品牌标识在点亮时依然清晰可见,还要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实际上,早在大众、日产之前,比亚迪就已成为首个将发光车标应用于量产车型的汽车品牌。早几年如果你晚上看到汽车尾部车标发出红光的汽车,那十有八九就是比亚迪。想当初,比亚迪最开始推出发光车标时,还引来不少人“吐槽”;而现在,发光车标似乎成了新能源汽车的标配,就连BBA都开始跟风,而这些品牌的车标大多采用白色LED光源,以营造出科技感。而奥迪e-tron Sportback汽车尾部的发光车标在刹车时还会变成红色,起到警示作用,十分酷炫。
人机互动 氛围灯也会“说话”
除了在汽车外观和内饰设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氛围灯也是汽车人机交互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常见的氛围灯表现形式主要有单色、多色、呼吸律动、音乐律动等形式。除了装饰效果,现在的氛围灯还可以实现各种新功能,适应更多新场景。比如,当驾驶员靠近车辆时,氛围灯就会开始与车辆互动,这时传感器检测到驾驶员就会投射特殊的灯光效果或信息作为问候语,这就是“迎宾灯”。
迎宾灯主要安装在车门底端和倒车镜下边。当驾驶员和乘客打开车门准备进入车内时,车门底端的灯就会律动并直射向路面,关上车门则熄灭。既能表现对驾乘人员的欢迎,又方便他们上下车。就像前不久上市的大众ID.4 X配装的迎宾灯光系统,当车主靠近车辆后,从格栅灯到大灯、后视镜迎宾灯等都会点亮,给车主带来宾至如归的感觉。
氛围灯可以通过不同的灯光效果来表达不同的语言,例如2022款迈巴赫S480配备了主动式氛围灯,有200多个可多色渐变的LED光源。主动式环境氛围灯将照明技术与车辆多项功能充分结合,营造出全情沉浸的动态光影氛围。结合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辆在转向或检测到危险时,车内氛围灯会发出闪烁的红光来提醒驾驶员。
此外,迈巴赫S级还能通过车内传感器和智能算法来感知车主的情绪,例如愉悦、急躁、疲倦、生气等,从而相应地变换氛围灯的模式和颜色,再加上车内香氛,让驾乘人员最大程度地放松。这也是未来汽车氛围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即更注重与用户的情感交流,用户可以主动通过车载系统或者是语音、手势等来控制车内氛围灯的变化。
起亚曾在2019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发布了情感自适应驾驶系统。基于传感器实时监控,该系统可以检测驾驶员的情绪,并以此为依据来调节车内氛围。例如,通过氛围灯结合音乐、温度等来适应乘客不同的情绪。从安全角度来看,智能系统检测驾驶员心理压力水平,自动调整照明颜色和亮度,有利于调节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帮助他们实现安全驾驶。(记者 万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