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考虑到欧盟委员会已经加入MOBI,MOBI有意设定动力电池碳排放衡量标准的做法很有可能会得到欧盟委员会的支持。
事实上,欧盟已经关注到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问题,并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纳入电池战略行动计划中。欧盟提出,加强电池回收材料应用,推动二次原材料供应,同时提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尽可能低的碳足迹支持欧盟电池制造业的可持续性。在去年出台的一项长期的欧洲战略能源研究计划《电池2030+》中,欧盟提到,要将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至少削减1/5。
另外,今年1月下旬,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通报了《关于电池和废电池的法规提案》,将现行电池管控方式由“指令”上升为“法规”,对欧洲电池产业链实施了更为全面的监管,包括引入碳足迹、原材料供求、可再生原材料使用比率等具体规定,以确保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变得可持续、高性能和安全可靠。新法规计划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不仅将影响所有欧盟成员国的自产电池,还适用于进口电池。按要求,从2024年7月1日起,投放市场的工业电池和车用动力电池必须具备碳足迹声明。
“通过投资和适当的政策激励措施,包括此次有关新监管框架的提案,我们正在帮助建立欧盟完整的电池价值链,从原材料和化学品到电动交通再到回收再利用。”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表示。
据了解,欧盟委员会在2019年12月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欧洲绿色协议”,希望能够在2050年实现欧洲地区的碳中和,而加强对动力电池碳排放的管理就是其中一环。“欧洲绿色协议”执行副总裁弗兰斯·蒂默曼斯表示:“清洁能源是欧洲绿色协议的关键,但我们在交通等领域对动力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不应损害环境。新的电池法规将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电池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此次的提案允许欧盟以安全、循环和健康的方式扩大电池的使用和生产。”
电力来源关乎电池环保
不少人好奇,车用动力电池究竟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不久前,国际社交平台脸书上有这样一个帖子:制造一辆电动汽车的电池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一辆汽油车运行8年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这一说法是否夸大其词?
对此,美国环境研究智库——突破研究所的气候科学家、气候与能源主任齐克·霍斯法瑟表示,生产过程中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取决于电池的产地,或者具体来说,取决于工厂的电力来源。他举例称,一辆特斯拉Model 3所搭载的75千瓦时电池,如果是在美国内华达州电池工厂生产,会排放4500公斤二氧化碳,相当于一辆汽油车行驶1.4年,每年行驶1.2万英里(约合1.9万公里)的排放量;如果电池在亚洲生产,将产生7500公斤二氧化碳,相当于一辆汽油车行驶2.4年的排放量,但远不及上述帖子中所称的8年。霍斯法瑟称,亚洲生产动力电池的高排放量主要是源于其“高碳电力组合”,因为亚洲较多利用煤炭发电,而特斯拉的内华达州工厂则使用了一些太阳能。
在霍斯法瑟看来,上述帖子有偏颇之处。“与电池制造相关的排放中,一半以上与电力来源有关。因此,随着电网脱碳,与电池生产相关的排放将下降,但轿车的尾气排放却并非如此。”他说。另外,上述帖子遗漏了一件事,即电池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电动汽车运行时减少的尾气排放来抵消。
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CS)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即使考虑到电池的生产、回收和处理流程,电动汽车仍然比燃油车更加绿色环保。美国能源部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办公室也研究了电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得出的结论是,电动汽车产生的温室气体和烟雾比燃油车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